修持道教音樂達到益壽延年的意願,實現養生的最終目的。

養生一詞,來源甚古,在《莊子•養生之道》中就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歷來,道家與道教都十分重視修真養性,把平時的修煉視為養生之道。尤其是全真道,更是以「性命雙修,成仙證真」的思想為宗教信仰,「性」功指修心,「命」功為鍊氣,「真」為個人內修的「真功」及布道濟世的「真行」,成仙乃修煉之最高境界。從道者認為,只要真心誠意地煉養,一旦「真」功告成,即可自主生死。所以,道眾尤為注重修煉養生。

道教音樂就是在道教活動中所使用的音樂,它包括道教科儀音樂以及道士在宣道、佈道和修身養性時所使用的音樂。道教的外在形態是它的科範儀式,而道教音樂又是各種科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道教音樂也是道士養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道教經典與文獻中,有關道樂與養生的論述屢見不鮮。在《太平經》卷一百一十三中有:“樂,小具小得其意者,以樂人;中具中得其意者,以樂治;上具上得其意者,以樂天地。得樂人法者,人為其悅喜;得樂治法者,治為其平安;得樂天地法者,天地為其和……故上士治樂,以作無為以度世;中士治樂,乃以和樂俗人以調治;下士治樂,裁以樂人以召食……夫樂者致樂,刑者致刑,猶影響之驗,不失銖分也。”這裡認為音樂對人是有教育作用的,並且可以用來陶冶人的情操。

音樂能使人延年益壽,也已為現代科學所證明。而道教音樂自然融合,更能使歌者在詠唱的狀態下猶如進入清虛之境而得到心靈的淨化,這也是道教徒進行養生的最好途徑之一。歷史上對修道之人要求十分嚴格,一般道士要會“琴、棋、書、畫”;資深道士要會“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高道則須“琴、棋、書、畫,吹、拉、彈、唱,醫、蔔、星、相”。因此,音樂不僅是道士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更在道士的修持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道家認為“樂可以調氣息、和陰陽”,因而道教徒利用音樂的這一特性而創作了玄門獨有的音樂來修持自己。

道教的早、晚功課是道教科儀的主要內容,是道眾每日必修之功課。其音樂堪為道樂中的精華,也是我國傳統音樂中詞曲結合的聲樂藝術珍品。在早、晚功課活動中,道眾在莊嚴肅穆、清幽淡雅的樂聲中,縹緲忘我地與“神”交往,並喚起他們的審美體驗。如早功課啟首的《澄清韻》詠唱“天無(哎)氛(哪)穢(呀)……”起腔即用“商、羽、宮、清角”四音,散發出一種清虛淡雅的意韻,入拍後則句幅連綿不斷,悠長婉轉,加之道士一唱三歎的抒詠誦唱,更加突出了此歌清雅閒適的情致;尾腔與起首的散板近似,構成首尾呼應的結構關係。該韻用於早功課的啟首,使道眾自早課始,即進入一種清幽境地,開啟了養生的一個良好開端。

另外,道樂的法器(樂器),也為道徒修煉養生所用。在道教音樂中,他們在修持中須臾不可或缺的藝術手段。他們使用的法器有鐘、磬、鼓、鈴等在晨鐘暮鼓與鏗鏘的聲樂中,周而復始地持誦早晚功課,歲月輪迴,從不間斷,這種長期而有規律的修持活動,無疑會使他們的身心得到積極的煉養與有益的調息,從而達到益壽延年的意願,實現養生的最終目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疏秴道 » 修持道教音樂達到益壽延年的意願,實現養生的最終目的。

赞 (0) 打赏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